文|冰千里
是的,我准备分开谈,尽管它们并不容易完全分离,今天先谈钱,下一集我再谈感情。
01
先说说心理咨询为什么一定要收费。
所有免费东西都是最贵的你信吗?看看周围吧,免费的还真不少,我会想到保健品店排长队的大爷大妈们,想到新店开业的赠送,想到免费抽奖,免费试用。
天下免费的午餐还真有,但吃了基本会吐出来,商家免费背后都是陷阱,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套野兔,下好套,放把青草,等兔子来,钓鱼也这样,下鱼竿,放鱼饵,等鱼来。
青草、鱼饵都免费,野兔和鱼吃了免费午餐,自己却变成了别人的午餐,大爷大妈免费拿了袋洗衣粉,会被带去洗脑,然后掏几千块买了按摩椅,就算不买,只是推销员骚扰也受不了啊。
而心理咨询免费的背后,往往包含这样的信息:
A、你的人格是便宜的、我和你是不平等的、你欠我的、你是比较弱的、我会同情你的。
B、我没资格收费、我对自己能力有怀疑、我只是练练手、你可能对我有其他好处。
这些潜在声音一定会影响咨询效果,关系是平等的,以上隐藏的信息会打破这种平衡,没了内心平衡,就没了信任。
最多你就是只小白鼠,满足咨询师自己想要分析的欲望,记得有位学员和我说过:“等我做了咨询师,一定免费,我就喜欢帮助别人的感觉”。
看到没,你正在成为试验品,满足着他的欲望。
对来访者而言,这是不公平的,总觉得欠点什么,你知道的,咱们国家,面子很重要,人家一直免费给你,是不是觉得欠他了什么,就算不是钱,也是人情。
朋友,你宁可欠钱,也别欠情,内疚啊、补偿啊,心理压力远远超过物质,这就是免费贵的原因。
心理咨询本来是探索来访内心的,掺了如此多杂念,怎能心安。
新手咨询师和准备入行的朋友,你记住:
心理咨询是种特殊商品,你卖出的是时间、精力、人格,你要带着敬畏之心去对待收费事宜,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来访的尊重。
当然啦,也有在医院、机构的实习咨询师,拿来访练手也是常事儿,但你要记住两点:
一、要有督导老师
二、要征求来访同意
或许你会说:“免费人家不同意么,傻啊”,我这里说的征求同意是让你这样说:
“我是实习生,正在学习阶段,我有老师,想练技术,经验可能不足,但我一定很真诚,我会把我们的过程和老师说,是为了更好的帮助我,也帮助你”。
这是这样的,这是真相,你有义务让来访知道,然后才能和来访平等的在一起,懂了吧。
反正我第一个咨询是收费的,尽管是实习,我从不免费,我知道坐在我面前的人,和我一样,渴求被对方看见和理解,不平等了,什么都看不见。
还有啊,你觉得自己没资格收费,建议先停下来,先去做咨询,看看你的自恋被损伤到什么程度了,这种“不值得拥有”感觉有多久了。
再澄清一点,非谈话式的治疗,对于儿童,我的观点是可以免费体验一次的。
类似于舞动治疗,游戏治疗等,你要进入了才会有感觉的,而孩子对语言不那么敏感,他们更喜欢行动派,不试试他们怎么知道呢?
总之:钱本身就是治疗的一个方面,它的意义在于关系的平等,一种真实的互利,你在情感上照顾来访,来访在财务上照顾你。
02
好,另外,收人家钱,要一视同仁,不要看脸吃饭。
在我这儿,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好朋友给我介绍来访,是他一亲戚,问我能不能给优惠点,我脑子里马上这样想:正常收费怕驳朋友面子,打折又觉得自己受损失,对他人不公。
考虑再三,我决定把我这个想法告诉朋友,说了以后他可以选择找我,也可以找别人,我决定不打折。
但我会告诉他我的顾虑,和他说这个商品的特殊性,心理咨询不是服装,是种心灵抚慰,我不能冒着不情愿的风险,走入对方心中,会伤害到他。
有时,真相摆到桌面上,就通透了,你要记住,类似情况会很多,除了金钱,还牵扯到感情,总之,你要随心,所有不情愿背后都是愤怒的压抑。
更不能坐地起价,看人家有钱了,觉得你这个产品效果比较明显了,就抬高价格。
有个来访觉得和我工作很受益,非要给我加钱,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有钱不拿,傻啊”。
是的,这时你必须傻,你需要做的只有一点:
和他一起分析他这样做的深层动机,这样才会帮他更深的领悟,懂了吧。
还有,你不能认为对方贫困,或被对方声泪俱下打动,这其实挺难的,特别同行们都有颗柔软的助人之心。
但这里,你要明白,善良不是同情,你同情背后可能就是贬低,不可打折,这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尊重。
工作期间也不能有价格变动,很多情感涌现是会影响到收费的,就像你不会和孩子AA制,也不会和伴侣分摊买菜钱,情感卷入太深是最考验人性的时候。
看,我就说感情和钱分开谈很难嘛,那时候,对人格的影响最大,你要守住自己,否则你就伤害了对方情感。
说道这里你一定很清楚了,就是:坚持收费、明码标价,一视同仁!
03
那收多少钱合适呢?
没有统一标准,物价局也不管,我们国家单次收费一般都在200-1000之间,当然也有贵的,我们不谈,也有便宜的,网上还有几十块或者几块钱的,我也不谈,你们懂的。
我所在的城市,一般收200-500元每次,你制定收费标准时不用参考居民人均收入,参考的标准只有一条:是否满足你的需求?
只有自己需求被满足,你才可以满足对方,不要和5000一次的比,你会自卑的,自卑的背后是贪婪。
也不要和5块钱一次的比,你会骄傲的,骄傲的背后是浮夸。
若你想找个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清楚,你支付的费用,不仅仅是和你谈话的50分钟。
比如我,访谈完毕会做咨询记录,会用很长时间时间反思这50分钟,会在下次咨询前半小时,思索上次发生了什么。
这和来访的感觉很像,从预约了心理咨询时候起,总会在想,该说些什么、怎么说,咨询完了,也会陷在那50分钟内很久。
要相信自己感觉,即便是你的心理师访谈一句话也没说,也不代表他不关心你,他只是在寻找哪样的关心,才最合适你。
04
接下来,用其它的交换费用更不可取。
若你是来访,不付钱、赊欠,想请咨询师吃饭,给她送贵重礼物,利用你的工作给咨询师便利、和他交朋友,这都不可取。
咨询师一旦接受,你们的关系就变了,作为咨询师要做的是反思来访这样的行为,而不是付之行动。
要考虑,这想法满足了自己什么呢?是什么动机让你非要成为被“特殊”对待的人?本来用金钱换取服务,如此简单的契约为何复杂化了?
弗洛伊德一百年前就看到了:
“当一些东西被见诸行动时,是不能分析的,讨论它的意义并不能产生洞见和成长”,用思想影响思想,而不是互相行动,行动一旦产生,就像离弦的箭,早已脱离关系。
05
接下来,是先付费呢,还是后付费?
这个问题是个讨论题,许多同行看法都不同,我的观点是:先付费。
现在各类销售把人惯坏了,七天不合适无理由退货,但人心如何退呢?
我的理由有三条:
一、来访要对自己选择负责,这本是就是人格的一部分。
二、请你相信,先尝后买的时候,卖方一定不那么舒服。
三、坚定自己改变的决心,断掉犹豫和怀疑。
后付费也不是不行,咨询师当然有足够自信,也相信对方不会赖账,来访也会觉得先试试产品是否中意,大不了下次不买啊,反正决定权在我。
可是请问,这样念头你保证不影响咨询过程吗?你的初衷又是什么?这就牵扯到下一个问题。
06
是单次付费呢?还是阶段性付费?
对这个问题,也众说纷纭,也是求助者心中一个疑惑:他怎么样啊?能帮到我吗?一次能有效果吗?给了他一个阶段的钱,不起作用咋办?
单次收费有种自由感,随时可以中断,时间相对灵活,来访内心有需求时候就会约咨询师。
像去餐馆吃饭,觉得味道不错会经常光顾,菜品味道让你念念不忘,同样,若是不好吃,就不再去了。
但我比较倾向阶段性收费,原因如下:
临时预约时间不一定合适,当来访着急见咨询师又不可得,就像孩子遇到危险,妈妈有事赶不过来。
有稳定感和持续感,孩子总会在固定时间见到妈妈,本身就是一种安全。
会消除一些不合理认知,比如打消一次治好病的念头,所有宣称一次见效的神奇药物,都不会生长在地球上。
但我安慰你下,咨询一次还是有效果的,就像你在一个安全的人面前大哭了一场,会感到轻松点,对,只是轻松点,效果比自己哭反正要强。
还有,关系的建立是需要过程的,你俩从未谋面,从相知相识到相爱相离,在短短50分钟内完成,社会再速食化,也到不了这个境界。
况且你还想让对方从内心理解你,帮助你,打消这个念头吧朋友,这只会让你更沮丧。
还有个理由,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来说,有个很重要关口要过,就是“阻抗”,阻抗最常见方式就是逃离,逃离咨访关系。
不想做了,这样,你们的柔情蜜意瞬间化为乌有,还会让来访对心理咨询产生愤怒,加重不信任感,影响亲密关系的稳定。
既然关系的一方已经离去,那么关系还有什么意义呢,只留下咨询师仰天空余恨。
所以阶段性付费,是种契约,通过外在形式,将彼此内心链接,关系才得以呈现,一定要记住,最终帮助到来访者的并不是技术、理论、能力,而是关系。
那一个阶段多久?去问你咨询师吧,曾经的精神分析是几年几年的做,现在都提速了嘛,但我觉得最低不能少于12次。
我是冰千里,关于咨询师收费问题,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脑力有限,若有落下的,欢迎补充,欢迎提问,也欢迎拍砖,不同声音才会让一个行业生动起来。
关于文章:作者,冰千里,自由撰稿人,心理咨询师,一个除名字以外都很温暖的老男人,研究儿童游戏心理治疗、成人亲密关系,接受视频咨询。
文章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