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真人实验,他是大师还是恶魔?

发布日期:


1920年,约翰·华生被霍普金斯大学要求离职,灰溜溜地告别了心理学界。


在此之前,身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他,不仅是霍普金斯大学的骄傲,甚至是整个心理学界最闪亮的明星。


作为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儿童教育理论被当时的人们奉为圭臬。


到今天,他依然被认为是仅次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人物。


但围绕在他身上的争议也从未休止,除了他的私德受到诟病,还因为他教育理念上的激进,和那个被视为心理学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实验之一的“小阿尔伯特实验”。


01 从叛逆少年到心理学大师


如果我们粗浅地套用原生家庭理论,大概可以说,华生后来的激进可能是源于他的童年经历。


这是个从小就不安分的人。


1878年1月9日,约翰·华生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附近的特拉弗勒斯·雷斯特。


13岁的时候,父亲抛弃了家庭,母亲不得不带着他搬到格林维尔镇居住。


来自偏远地区的他遭到同学的嘲弄,加上特殊的家庭经历,让华生培养出叛逆的性格。


在那段时期,华生不仅学业表现极差,没有一门功课及格,而且曾经两次被捕,一次是因为和黑人打架,一次则因为在城内鸣枪。


但尽管如此,华生却绝非浑浑噩噩的小混混。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渴望有所建树的年轻人,他完全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但没有一门功课及格的他,肯定不能指望靠成绩进入大学。


为此,不走寻常路的华生选择直接去找当地美南浸信会的福尔曼大学的校长,展现出他惊人的说服力,成功入学成为一名神学院大学生。


从神学院毕业后,他又迷上了哲学,写信给芝加哥大学的校长,说服其让自己免费入学。


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华生终于找到了他一生的挚爱:心理学。


他将导师换成机能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罗兰·安吉尔和生理学家亨利·唐纳森,并且一改之前叛逆、懒散的性格,不仅展现出极大的刻苦,而且为了维持学业,同时打几份零工,包括看门,在实验室照管白鼠,在宿舍当服务员等等。


这种刻苦和上进,让他赢得了一众女同学的青睐,直至几十年后,还有女同学表示,华生是她见过的最英俊的心理学家。


1903年,经过刻苦的学习,华生成功取得了博士学位。


这一年他25岁,是芝加哥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


成为博士的华生,开始展现出他在学术领域的雄心:


为了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他向同学借了350美元,自费发表了《动物的教育:一项与神经系统发展相关的白鼠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一文。


有评论说:

(这篇论文是)在推进我们对大脑结构与心理技能关系的认识上的明确一步。


这一“步”,也让华生开始在心理学界崭露头角,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五年之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30岁的他成为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并很快升任为心理系主任。


在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华生迎来了他一生学术最高光的时刻:


1913年,华生在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


这篇论文一般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正式成立的宣言,华生也因此被视为行为心理学的创始人。


一年后,华生又发表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


这时候,华生的声誉达到了顶峰,他不仅得到了同时代心理学家们的拥护,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他还火出了“圈”,获得了学界外大量民众的支持。


有人声称:

在20世纪20年代,看上去好像整个美国都成为了行为主义者。


凭借着这些成就,1915年,37岁的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此刻的华生,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他正处在自己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名声达到了顶峰,拥有无数的荣誉与光环。


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在心理学上继续开拓,做出更多的成绩,甚至有可能将心理学的发展推向下一个高峰。


但到了1920年,一切突然都戛然而止。


这一年,他与自己的女学生兼研究助手一起做了一个实验。


02 小阿尔伯特实验


稍微了解心理学的人,大概都知道,巴甫洛夫从对狗的研究中获得了对条件反射的认识,即:


在一定的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


但他的理论也遭到了诸多质疑,许多人认为:用狗做实验,充其量只能了解狗的心理学,并不是人的心理学。


但华生坚定地认为: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学习和条件作用的产物。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华生和他的研究生兼女助手罗莎莉·雷纳共同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1920年,八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来到了华生身边。


作为实验对象,一开始小阿尔伯特就得到了来自华生的特殊关怀,不断收到特殊的礼物,比如小白鼠、小白兔、狗、猴子等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看着它们的到来,小艾伯特毫不惧怕,还会兴奋地伸出小手去抚摸它们。


然后,华生开始测试阿尔伯特对巨大噪音的恐惧反应,他在阿尔伯特身后用锤子敲一根一米多长的铁棒。


可想而知,阿尔伯特吓坏了。这也就验证了:突如其来的噪音与恐惧之间是有先天联系的。


到阿尔伯特11个月大的时候,华生及其助理向阿尔伯特同时呈现大鼠和巨大噪音。


也就是:每次在阿尔伯特要伸手抚摸大鼠的时候,铁棒就会被敲响。


在重复多次这样的过程后,即使没有噪音,看到大鼠的阿尔伯特也会被吓得嚎啕大哭。


紧接着,5天后,华生想知道他对白鼠的恐惧是否可以转移到其他的动物和物体上,于是给了阿尔伯特一只小兔子。


结果令人心碎,即使从未做过任何关于兔子的恐惧实验,阿尔伯特还是一边哭一边爬走了。



事实上,小阿尔伯特已经开始害怕所有跟小白鼠一样有毛的东西。


甚至当华生戴上圣诞老人面具去亲近他的时候,上面的白色胡须都让他无比害怕,整个身子趴在垫子想要摆脱它。


小阿尔伯特身上的恐惧反应让华生激动不已,他开始撰写实验报告,指出:人的行为是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造出来的。


这份报告一公开发表,就轰动了世界。


这些个报告的基础上,他写出了许多儿童教育相关的理论,并在其中声称: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加上足以培育他们的特定环境,那么我担保,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我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领导,甚至乞丐和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秉性和他祖先的种族。


这些理论获得了众多的拥趸,无数被熊孩子的教育问题困扰不已的父母,把它视为福音。


与此同时,华生与他的女学生,也是实验室助手罗莎莉·雷纳的感情,也从实验室发展到了卧室里。


在一次雷纳家的聚会上,华生的妻子玛丽假装不舒服离开后,进入了罗莎莉的卧室,发现华生写给罗莎莉的情书,揭开了这段禁忌之恋。


清教思想浓厚的美国社会完全无法接受这种婚内出轨的行径,一夜之间,舆论哗然。


在强烈的舆论影响下,华生被要求辞去大学教授、心理学会主席等所有职务,并被打上了“品行不端的心理学家”的印记。


1921年,华生和玛丽离婚,并进入智威汤逊广告公司,开始自己的广告工作生涯。


1924年,他成为了公司的副总裁;1930年,他的薪水便高达七万美元;1936年,他成为威廉·埃斯蒂公司副总裁。


一代心理大师华生,凭借着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变成了全美最成功的广告商人之一。


03 恶果


虽然离开了心理学界,但华生却给心理学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留下了巨大的影响。


在华生的理论流行的20世纪初期,也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几乎整个美国社会都沉浸在“有用即真理”的思潮之中,人们被巨大的希望冲昏了头脑。


华生教育理论中激进的成分,与整个社会的狂热,在某种层度上得到了共鸣。


人们根据华生的教育理论,试图给儿童构建一个彻底程序化的理想环境,并认为环境怎么塑造和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程序异常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手段让其重回正轨,比如说打骂等惩罚行为。


同时,华生还告诫父母:

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和塑造,得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尽量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


《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


以这种核心思想,衍生出的哭声免疫、延迟满足、婴儿独立完整睡眠等方法,更是让无数的美国儿童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留下了童年创伤。


这些在华生教育理论下长大成人的孩子,轻则出现匮乏安全感、睡眠障碍,重则出现了自闭症、精神分裂等症状。


华生自己的三个孩子,长大后也都患上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他的大儿子雷纳,长大后这样描述父亲为他们安排的程序化生活:


我追溯了从前的自己,从童年到婴儿,我发现我成长的过程是冰冷的、机械的,缺少正常人生活中的色彩,这或许是我人生痛苦的源头......我的父亲在教育中,剥夺了我和我弟弟妹妹的所有情感基础,或许他也没有意识到吧。


在30岁的时候,雷纳最终自杀身亡。


悲剧甚至延续到了第三代:他的其中一个外孙女也酒精成瘾,多次想要结束生命。


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哈洛的猴子定势实验出来(证明了婴幼儿时期受到的爱抚、触摸、关注等行为对成长的重要性),人们才意识到华生教育理论上的偏颇。


华生也成为了“美国妈妈们最讨厌的人”之一。


晚年的华生开始后悔自己在育儿领域的写作,承认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并不充分。


可此刻,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孩子,以及千万儿童一生的幸福。


另一方面,在狂热的思潮褪去后,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当年的小阿尔伯特实验,并意识到那个实验残酷的一面:


小阿尔伯特在实验结束后,并没有消除恐惧。


而这种恐惧,可能给他带来终身的困扰!


这位心理学史上最小的被试者,也终于等来了大众对他的关怀。


数十年的时间里,心理学界一直在寻找阿尔伯特的下落,却始终没有确切的结论。


1979年,在对华生实验的一片谴责声中,美国心理学协会公布了实验伦理规定,严禁日后进行违反伦理的实验。


今天回过头来看,“小阿尔伯特实验”表明了某些像情绪一样复杂、个性化的东西也服从于作用条件原理,对行为主义的开创功不可没。


甚至可以说它是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实验之一。


可这个实验的残酷性,也让它获得了心理学史上最令人心碎、臭名昭著的恶名。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到底有什么样的伟大,是需要牺牲一个孩子一生的幸福来成就的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约翰·华生

SME科技故事:《不到1岁的婴儿被拿来做恐惧实验,设计者却成了一流的心理学家》

爱悦慧心理:《一个才华横溢却被自己作死的心理学家》

心里考研辅导中心:《【心理学实验04】令人心碎、臭名昭著的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


文章来源:心榜(ID:psytop),作者:喜猫


🎈精彩推荐阅读🎈